烈火惊雷中的舞蹈

经常感叹,曾经温暖我们的那些年节旧俗已然远去,而在湘南瑶山的江华县码市镇,有一个节日,有一种风俗,却让人倍感振奋,这个节日,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个风俗,就是火烧龙狮!
码市镇地处湘粤桂边界,是湖南江华县最南边的一个小镇,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自明代设有“理瑶同知府”,至今有“所城”遗址尚存。这里也是边界贸易最繁华的所在,历来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是本地木材、山货、药材以及广东海盐、百货等商品外销的集散地和中转站,古称“码头铺”,因其繁华热闹,民国时曾有“小南京”之美誉。为了赶元宵佳节的“火烧龙狮”,广东广西的近邻,四乡八里的乡亲,都早早来到码市镇。一时间,码市古镇人气鼎旺,热闹异常。因为要留远客观看晚上“火烧龙狮”的重头戏,四乡里的民间表演队也汇聚拢来,表演各自村里的拿手好戏,有竹市村的“调犀牛”,咸佳村的“耍春牛”,锦陂村的“跑旱船”,所城的“花花调”,还有大龙村的“扭秧歌”等等。
“耍正月,懒二月,不紧不慢是三月”,这是流传在江华瑶山的一句民谣,对于居住在大瑶山的人来说,他们的农事日历远比山外慢半拍,因为农事的散漫,正月里大多的日子他们用来喝酒、走亲、玩耍,如果说正月初一的春节只是拉开“耍正月”的一道序幕,那正月十五的元宵才是“耍正月”的高潮。而自然,“火烧龙狮”便是这高潮之中最激荡、最炫目的一朵民俗的浪花了。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爬上山脊,有零星的鞭炮声开始响起。当一声震天的爆响伴随漫天绚烂的礼花绽放在天空中时,人们仿佛得到号令似的,家家户户爆竹齐放,阵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以排山倒海之势汹涌而来。码市镇——这个古老的瑶山小镇,顿时沉浸在烟花爆竹的世界里。合着鞭炮的声响,震天的锣鼓声最先在沿河的古街上响了起来。锣鼓声中,一条条金色的长龙从金龙桥上飞落而下,一个个昂首扬鬃的彩狮从桥洞里腾跃而出。那一个个英武的瑶家汉子,来不及亮相,一声呐喊,迎着劈头盖脸炸响的鞭炮,舞动龙狮直奔电光火影笼罩的街道人流,开始了烈火惊雷中的狂欢舞蹈……
“龙”是吉祥的化身,“狮”是祥瑞的福音,家家户户燃放鞭炮迎龙接福、引狮来归,以求得一年里风调雨顺,四季丰收。街道两旁的商铺人家早早备足了全红的鞭炮,动用了全家老少,一字排开站在门口,一人一根檀香,把鞭炮点燃连连不断地抛向那些舞动的龙狮。一时间,电光闪闪,雷声轰鸣,电光火石的迸射中,龙狮如腾云驾雾一般在火光中舞动起来,先是对着主人点头致意,向大家拜年。主人自然要还礼,而最好的还礼不是红包,也不是打躬作揖,而是接二连三向龙狮抛掷集束点燃的鞭炮。鞭炮炸响得越激烈,那龙狮舞动得越精彩。你看那披金戴银的滚珠龙在火光中特别耀眼,无论是在空中的翻滚,还是紧贴地面的穿行,腾挪、摇摆、游动、飞舞,一招一式都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狮子的顽皮和灵动,常常引逗得人们开怀大笑,代表着褒扬和奖励的鞭炮也暴雨一般抛掷而来。在鞭炮的惊雷和闪电中,勇敢的狮子毫不畏惧,在烈火中舞动得更欢腾,在惊险中表现得更洒脱……
街道在一寸一寸地行进,鞭炮是一波一波地炸响,那舞动的龙狮始终在人群的簇拥和鞭炮燃放的烈火惊雷中前行。人群中跟随“龙狮”最紧密的,除了耍龙舞狮替补的队员,还有青春年少的女子,她们大多是龙狮队员的妻子或者恋人。在替换队员的间隙,常看见这些女子中有人急切地迎上去,给刚换下的男人递上一瓶水,或者用湿毛巾给男人擦洗被烟火熏炙了的额头脸庞……而在涌动的人群中,又有多少青春男女,在用目光追逐,在用眉眼传情,在龙狮舞动的鼓点和爆竹的轰响中点燃热血,开启了自己的情窦与芳心……
夜色朗,笑语喧,灯火阑珊;锣鼓声声,鞭炮阵阵,龙狮狂舞的激情丝毫不减。此刻,大山掩映中的古镇已成为欢乐、吉庆的海洋。十来条长街,数百个商家住户,龙狮都要逐一光临送去喜庆和祝福;而欢腾的人群——这些大山的子民,这里的每一个乡亲,他们把富足和幸福攥在手里,燃放的爆竹也是他们放飞的希望。当黎明醒来,新的一天来到你的脚下,走在喜气弥漫的长街,一脚踏上满地堆积的厚厚的大红鞭炮纸屑,你的内心早已是豪情激荡,这一路“走红”,你人生的旅程也将是一路春风……(作者为瑶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小说学会理事,永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长篇小说《归隐者》《金窝窝,银窝窝》,中短篇小说集《静静的大瑶河》等。)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