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院团舞蹈人才如何持续“上新”

在新的市场竞争态势下,国家艺术院团舞蹈人才如何保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日前,为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及文化和旅游部人才工作座谈会精神,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主办的“国有文艺院团舞蹈人才培养现状及未来发展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围绕行业关心的热点问题,与会专家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 研讨会现场

1

艺术院团如何锻造舞蹈人才

 

▲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授周萍

在研讨会上,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授周萍对当下艺术院团舞蹈人才的招收标准及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形象靓丽、技术过硬、队伍整齐是很多艺术院团的硬性招聘要求,“比如有的艺术院团要求女演员的身高在1.7米以上,男演员身高在1.8米以上。”周萍还表示,艺术院团一般采取年度考核的方式,对舞蹈演员的基本功进行考核,一些院团还采取首席舞蹈演员和末位淘汰的方式,激励演员不断加强训练,提升技术水平。

作为国家艺术院团之一,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在舞蹈人才培养上不遗余力。该集团现有舞蹈演员82人,大部分来自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近两年也接收了部分中央戏剧学院的毕业生,今年还计划招聘舞蹈演员20余人。随着演员数量的不断增加,该集团对演员内部不断进行考察与筛选,对符合要求、专业拔尖、有能力、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的演员委以重任,让他们在工作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舞蹈基本功和综合能力是锻造人才的“试金石”。“我们尤其重视演员的基本功训练,除了在团里的正常训练,在外地演出时每天也会保证至少一个半小时的训练。”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舞蹈中心副主任滕宇说,“疫情期间,我们组织演员积极开展线上‘云练兵’,以小组的形式组织演员每天坚持线上训练。”为全方位掌握东方舞和外国舞的风格,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还特邀了国内、国外的很多专家为演员进行多舞种的专项培训。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还创造机会,让青年人才尽快成才。集团不定期进行剧目的主要角色演员的遴选,给所有演员提供展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展示的过程中挖掘人才,达到要求的演员就可进入剧目的卡司轮换名单,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如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起用了张翰、刘沛然、刘君等新人,春晚舞蹈《苿莉》、音乐会《乐界》起用了周栩等新人,通过重点剧目培育关键人才,同时也为团队做好人才储备。

在周萍看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打破了以往招聘演员的标准,“按以前的规定张翰是进不来的,因为他没有达到身高的要求。如果不是不拘一格择优选才,张翰也没有机会显露他的才华。”周萍说。

2

艺术院校如何对接院团人才需求

如何与艺术院校进行有效对接,激活舞蹈人才培养的源头活水?近年来,国家艺术院团一直在积极探索与院校合作,采取多种方式为院团的未来发展争取有价值、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副院长、教授杨敏

在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副院长、教授杨敏看来,学校和院团是很不同的,“我们学校最近刚做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在通识课、选修课、必修课,包括社会实践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整,尤其是对舞蹈表演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便能够对接国家艺术院团的需求,让培养的人才在院团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杨敏说。

在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为培养人才,学院设立了尖子班。尖子班每年一期,所有学生都可以报尖子班计划,通过优中选优,每一年选出12名学生,老师自愿报名一对一地辅导,为其量身打造作品。每年还会推出一台尖子班晚会和新人杯比赛,鼓励大家积极编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党总支书记、教授黄奕华

北京舞蹈学院近5年来共有31位毕业生进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很多学生已成为集团的中坚力量,这让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党总支书记、教授黄奕华很开心。她表示,北京舞蹈学院要给予学生全面的培养,培育他们优秀的品德。培养高水平的舞蹈技艺很重要,但除了技术,还要构建高尚的艺术追求和艺术理想。“我们特别希望学生能具备成为文艺工作者的完整能力,以高质量的舞蹈艺术来服务社会。”黄奕华说。

中央戏剧学院从2013年至今共培养了8届学生进入国家艺术院团,学院的课程设置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除了中西方舞蹈系统课程外,还开设了中外民族民间舞蹈系统课程等。这些跨学科的交叉协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党总支书记、国家一级演员孙晓娟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培养优秀的综合性舞蹈人才输送到国家艺术院团。”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党总支书记、国家一级演员孙晓娟说,“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产学研项目,为舞蹈人才的综合培养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希望校企继续强强联合,携手共进。”

3

舞蹈人才如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舞蹈人才的未来不仅在于专业技能,还在于舞蹈演员自身、院校和国家艺术院团三方构建的优质育人生态。周萍认为,要加强国家艺术院团舞蹈演员的文化学习,从历史的学习、政治的学习、科技的学习、文学的学习等方面,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坚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自身的舞蹈表演积淀巨大的爆发力量。同时,还要完善专业舞蹈艺术院校的教学机制,要在强化学生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加大学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采风教学力度,让学生了解中国舞蹈多元的文化和多样的风格,通过自身对中国舞的理解,引导演员创作更多属于演员自身的中国舞的动作。最后,要强化国家艺术院团舞蹈创作的引导机制,积极发挥当前舞剧爆款剧目显著的现象作用。通过政策扶持、评奖和文艺评论引导的模式,鼓励院团重视挖掘人员特质,创排更多风格、更多样式的作品。

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探索建立“艺衔”制,对舞蹈演员进行“地位角色认定,档次责任划开,明星效应凸显,利益劳酬匹配”,让演员以归零心态寻找初心,发现自身短板与差距,进一步沉下心来提升业务水平。

“‘艺衔’制度鼓励能上能下,只要还在舞台上,就要接受考评。应对‘艺衔’演员实行一年一聘,在鞭策‘艺衔’演员的同时,也鼓励其他演员积极上进。我们要让年轻人相信,只要他们有想法、肯努力,舞台就属于他们。”滕宇说。

“学校的培养只是起始阶段,艺术院团的接续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后续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人的全方位、立体多维的延续培养,是构建真正优秀舞蹈艺术工作者的前提。”黄奕华说,“希望我们的毕业生到国家艺术院团不只是舞蹈表演人才,而是在院团优质育人生态中立体地成长,从而成为有历史观、有文化观、有时代感、有责任感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相关产品

评论